6月25日,河南省发展改革系统召开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亲清政商关系,全面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河南新标识。
省发展改革委领导班子成员、一二级巡视员、总师、驻委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机关处室和委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发展改革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纪检组长,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各县(市、区)发展改革部门班子成员,以及相关科室负责同志等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深化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何雄要求,发展改革系统要强担当提站位,深化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这是践行“两个维护”、答好“让中原更加出彩答卷”的政治担当,是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推动全省经济提质提速发展的关键举措,是立标杆做表率、彰显发改系统责任担当的内在要求。
发改系统作为营商环境主管部门、与企业打交道最多的部门之一、企业公平参与竞争的重要保障者,要厘清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中应承担的职责和使命,既要抓好统筹协调,又要聚焦突出短板,抓紧行动起来,不能等、不能拖、更不能观望,以等不得的紧迫感、坐不住的危机感、放不下的责任感,将优化营商环境向纵深推进,做全省营商环境建设的领头雁。
目前,发改系统要持续提升服务意识,从“要我服务”向“我要服务”转变,不仅要做项目的“审批者”,更要做项目的“推动者”“谋划者”,解难题办实事,打造市场主体满意的营商环境。
发改系统要坚定“四心”、当好“四员”
何雄强调,省委、省政府部署“万人助万企”活动、省纪委开展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活动,作为营商环境主管部门,发改系统要坚定“四心”、当好“四员”。
以铁杵成针的信心,当好优化环境的“示范员”。要做政策落实的标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明确责任,定期开展落实情况“回头看”,杜绝“选择性落实”。要做引领创新的标杆,聚焦招标投标、公共资源交易、信用环境、跨境贸易、包容普惠创新、项目审批、获得电力等领域,对标一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力争进入国内先进行列。
以诲人不倦的耐心,当好工作推进的“指导员”。在推动营商环境优化上,要加强对“评”的指导。要加强对评价指标的培训,指导各地聚焦评价中发现的问题,高标准开展专项整改,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优。要加强对“建”的指导,围绕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定期谋划出台一批惠企举措;抓好硬环境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环境,构建环境优美、治理有序、服务优质的城市环境。
以锲而不舍的恒心,当好沟通联动的“协调员”。营商环境涉及面广,作为主管部门,不仅要自己做好、还要做好统筹协调,既要统筹好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放管服”改革等的关系,也要抓好各项指标的协调,强化信息互通、重大事项通报、重大问题协调,形成整体配合、优势互补效应,最大限度地凝聚“正能量”。
以驰而不息的决心,当好监督检查的“督办员”。要按照《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要求,建立完善评价奖惩、违法案件调查处理、监督员等制度,开展营商环境政策落实情况及指标优化动态监测,督促监督员行使好监督职责,配合各级纪委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倒逼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