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创建高质量全国文明城市 文明实践 正文
文明实践
关爱明天 法育未来——我市积极开展“法律进学校”系列活动
来源:司法局  时间:2022-03-10 17:07

为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切实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有效预防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2月份开学以来,我市各单位结合各自职能积极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讲好“开学第一堂法治课”。

市法院:2月28日上午,巩义市人民法院法官助理、法治副校长刘芬芬走进巩义市实验小学,在升旗仪式上为全校3300余名师生开展一堂国旗下的法治课,围绕法律是什么,就与青少年息息相关的道路安全和校园欺凌等问题为同学们做了细致的讲解,把法治知识的种子撒在孩子们的心田。3月2日、3日连续两天,巩义市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常琼走进巩义市紫荆实验学校,以该校法治副校长的身份为该校800多名学生带来了两场预防校园欺凌的专题讲座,指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该如何预防校园欺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市公安局:2月21日上午,巩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深入辖区涉村镇初级中学开展“开学第一课,交通安全进校园”宣传活动,向学生们宣传安全出行知识。2月21日下午,巩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走进巩义市第一初级中学开展“开学第一课 知危险 会避险”交通安全宣传主题活动,将“交通安全知识”作为一份开学“大礼包”送给每一位学生。2月25日下午,巩义市公安局回郭镇分局联合回郭镇司法所在巩义市第三高级中学开展“开学季”反诈宣传进校园宣传活动,以现场授课、播放视频、现场互动等多种方式,围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消防安全知识、校园治安环境、校园欺凌危害等方面为广大师生们进行了讲解。

市司法局:2月18日,巩义市司法局孝义司法所到白沙小学开展校园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专题普法宣传活动,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民法典、防溺水等知识,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2月18日上午,回郭镇司法所在回郭镇东庙小学开展“法润童心·护佑成长”送法进校园活动,司法所工作人员给学生们讲解宪法、民法典、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发放宣传书籍、彩页400余份。2月24日下午,河洛司法所联合魁达律师事务所到香玉小学开展以“法制宣传进校园 普法教育伴成长”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韩冰律师为学生们上了一堂“校园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专题法治课,司法所工作人员向学生们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典与生活同行》等法治书籍以及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反诈骗、毒品预防等宣传彩页。2月24日,新华路街道司法所联合社区工作人员来到建设路小学开展安全宣传教育,通过面对面讲授、典型案例警示、校园悬挂宣传海报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为同学们宣讲安全知识、科普安全常识。2月25日下午,借助康南小学文化艺术节活动,康店司法所志愿者深入校园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讲解交通安全、禁毒、消防安全等法律知识,发放各类宣传资料700余份。2月25日,市司法局走进回郭镇第二初级中学,开展“法律进学校”宣传活动,就电信网络诈骗、消防安全、校园交通安全、校园暴力等进行了深刻剖析,赠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典与生活同行》等六类法律读本共计900余册。2月28日上午,夹津口司法所到夹津口镇中心小学开展“送法进学校”——校园安全教育普法宣传活动,司法所工作人员着重从校园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用电消防安全等四个方面,向学生们逐一讲解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需要注意遵守的事项和规则。3月2日,巩义市司法局走进伏羲路小学开展“送法进校园”宣讲活动,为400余名学生讲解校园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拒绝校园暴力、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等法律知识,赠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典与生活同行》《青少年法治读本》等读本1300余册。3月4日,巩义市司法局走进市第八小学开展“法律进校园”普法宣传活动,为学生讲解校园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拒绝校园暴力等法律法规知识,发放民法典等法制宣传资料200余份。3月4日下午,永安路街道司法所联合巩义市交警六中队民警到第三初级中学开展“守社会秩序”文明交通进校园宣讲活动。3月7日,巩义市司法局联合市公安局、市教育局走进子华初级中学,开展“法律进学校”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为2000余名学生上了一堂“拒绝校园欺凌 争做阳光少年”的主题法治课,学生们认真聆听,积极参与互动,现场气氛热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市林业局:2月24日上午,巩义市专业森林消防一中队走进巩义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宣传森林防火知识,消防队员向同学们发放了《森林防火 人人有责》宣传页,向学生们讲解了保护森林的重要性、森林火灾的危害、森林防火应遵守的““三字经”、“十严禁”等相关知识,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防火知识课。

“法律进学校”是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和重要方式,是创建“平安校园”的基本形式和重要手段。下一步,巩义市将持续推进“法律进学校”,深化依法治校,有针对性地开展防范校园欺凌、毒品、诈骗、网络沉迷等方面的法治教育,促进形成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