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积分管理制,目的是使广大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推动全村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同时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激发群众参与村庄管理的内生动力”永安路街道后泉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中成说。
实际上,这并不是后泉沟村第一次实施积分制管理。张中成介绍,早在2014年,村里就探索开展党员积分制先行先试工作,通过积分制管理的方式,将党员紧紧团结在一起,发挥了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动村庄治理取得实效。
如今,该村参照党员积分制先行先试工作的成功经验,将其在普通村民中推广。这项工作开展以来,村庄环境明显改善,环境面貌有了大改观,村里红白事简办成了一种风气,群众参与村庄建设管理的热情明显提升。
据悉,在这套积分制管理制度中,积分内容由加分项和扣分项两部分组成,积分项目分设6大类25条,扣分项目共10条,基础分100分,根据日常表现增加或减少相应的分值,积分不仅可以兑换日用品,还与该村村民年底分红挂钩。例如,村民可通过参与共同维护村庄治安、环境或发展公益事业等方式赢取积分。同时,村民如有影响村庄治安、村容村貌、文明和谐的行为将被扣分。以1季度为1个考核周期,由村民自评——小组考评——民主测评——村两委审定——张榜公示等环节,将每季度村民的日常行为积分进行量化,用量化考核的办法使广大村民学有榜样、做有方向、评有标准,“小积分”发挥出“大作用”。
“听说老百姓参与村庄管理可以得积分换物品,我从自身做起,带动身边的亲朋好友也一起参与到积分制活动中来,拿着用自己的双手获得的奖品,心里可舒坦!"志愿者张荣荣说。
破除陈规陋习、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弘扬时代新风,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推行积分制,是永安路街道在农村治理方面的一次积极探索。下一步,永安路街道将建立完善积分机制,创新乡村治理形式,让乡村治理由“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引导村民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和最终评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