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稍柴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成立红白理事会,一手抓“破”,破除旧风俗习惯;一手抓“立”,弘扬文明新风尚。在红白理事会的推动下,稍柴村的移风易俗工作有序推进,乡风文明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生长。
巩义市稍柴村整洁的街道尚丹丹 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村庄都存在红白事铺张浪费等陋习。为破解这一难题,稍柴村有计划推进移风易俗,提倡红白事简办,抵制大操大办。
有想法,就去做。稍柴村召集全村党员干部,向大家发出“成立红白理事会,先行先试”的倡议,并征求大家的意见,收集好点子。经过大家的共同讨论,红白理事会搭出了框架。为了保障公平公正,每组由村民推荐一人,积极发动乡贤、德高望重的老人、有办理红白事经验的人组成本村的红白理事会,并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同时,稍柴村还把红白事公约写进村规民约,有了村规民约的支持,保证了红白喜事简办能始终如一坚持下去,稍柴村的移风易俗工作也正式步入具体实施阶段。
移风易俗立新风说了就办、定了就干。“凡事应量力而行,仪式办得庄重符合礼仪即可,这是我们当时成立红白理事会的初衷。”稍柴村党总支书记王麦屯说,“为了能让大家遵守,我们对每家需要办事的群众进行走访,主要是为了传递两个信号,一是红白事有人管这事是真的,二是推进移风易俗的信心是坚决的。”
说起村里的红白理事会,村民王自立连连点赞。“每次村里有红白事,红白理事会成员会第一时间赶到事主家里宣讲规章制度和各项政策,如今婚丧嫁娶没有了大操大办,没有了盲目攀比。”如今的稍柴村红白理事会深受群众拥护,殡葬改革工作有序推进,火化率达到100%,移旧俗、倡新风、抓发展的良好风尚正在形成。
除了成立红白理事会,稍柴村还以遵守村规民约为基础,成立“甜嫂美乡村”志愿服务队,在党的政策宣讲、环境卫生保护、文明乡风倡导、先进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巾帼力量。同时,为提高村民文化素养,稍柴村还组建了乡村振兴读书会,坚持开展读书活动,以“我们的节日”为载体,开展各类群体性文艺活动,评选星级文明户,对“好媳妇、好婆婆、好儿女”等各类先进模范进行表彰,实现了从“要我文明”到“我要文明”的转变,文明乡风已蔚然成风。
下一步,巩义市芝田镇将把破除陈规陋习作为移风易俗的重要内容,依托各村红白理事会,强化政策引导,宣传厚养薄葬,减轻群众负担,号召村民积极参与移风易俗,营造文明乡风,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