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哪里最困难,哪里就应该有共产党员的身影,下沉社区参与防疫工作,虽辛苦,但我无怨无悔。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掷地有声的话语来自市应急管理局矿山救护队党支部书记闫会红。面对考验,她把基层防控工作作为锤炼初心的磨刀石,与社区干部携手并肩。
“您好,请测量下体温,36.2℃,谢谢配合。”“现在还是疫情关键时期,出门要戴好口罩、勤洗手。”“大家要间隔1.5米排队扫码。”……在杜甫路街道新华南路社区建设新村疫情防控检查点,闫会红正在拿着体温枪细致检测着社区进出人员的体温,对于少数群众的不理解,她也总是面带微笑耐心解释。像这样的话,每天不计其数地重复,成为她参与下沉社区一线防疫工作的家常便饭。
社区是疫情防控前沿阵地,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就要带头做好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为进一步强化基层防控工作力量,闫会红和市应急管理局29名同事第一时间下沉到杜甫路街道,按照“一卡四点”工作模式,采取24小时值班轮岗制度,常态化开展地毯式排查,他们或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相关政策和专业知识,或在疫情检查点对外来车辆和人员严格把关,严防“输入”,当好“宣传员”和“守门员”,高效有序开展防控工作,打通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
1月23日,新华南路社区建设新村发现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小区立即采取了封闭式隔离管理,严禁居民进出,防范规格提升到最高级别。此时,也就意味着,闫会红和同事下沉社区的任务则更加繁重,责任也更加重大。
特殊时期,要求8点整到岗,但闫会红每天都会提前半个小时到,对卡点地面、小区周围、隔离桩等易感染物品全部进行一遍消杀,并对进出居民悉心进行防疫知识讲解,劝阻大家尽量少出门。闫会红说:“离病毒如此之近,也害怕过,但作为党员就应该多承担一些,再说我们值守在这里,也要为群众消除恐慌,想到这些内心就强大了。”
新华南路社区建设新村有84户常住居民,由于小区内老年人较多,不太会扫描二维码出入登记,闫会红就在卡点门口给大家不厌其烦地一一演示、帮忙操作;核查居民通行证和身份证,测量体温,登记信息,这些繁琐的工作一样不能少,有时还要与对工作不理解的群众耐心沟通,闫会红容不得工作中有一丝一毫马虎。
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小区出入的居民和外地返巩上班的人员不断增多,闫会红立即与物业沟通,进一步加强小区出入管控:小区居民必须凭出入证外出;外地返巩人员必须在家隔离,期满后才能外出复工;复工人员一律凭工作证明出入小区。“对出入人员车辆不符合要求不愿登记的做耐心解释劝说,其实咱把话说透了,群众心就暖了,很多小矛盾就迎刃而解了。”闫会红说。
杜甫路街道新华南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刘会平说:“不管再累,再忙,闫书记每天来得早,走得晚,可谓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尤其在卡点的规范管理上,她还给我们出主意。例如,之前扫码牌贴在墙上有时候群众扫码会出现扎堆聚集现象,一下雨还容易淋湿,闫书记就想了一个‘点子’,可以把扫码牌放大用塑料材质制作,也避免了群众出门聚集。”
闫会红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着属于自己的风采,用责任彰显担当。“基层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防控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闫会红说,“疫情不退,我们不退。我将继续严格各项防控措施,不懈怠,不松劲,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原则,明确分工,细化责任,做到疫情管控无死角、全覆盖,做好社区‘守门人’,筑好疫情‘防控墙’,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