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巩义市委、市政府和郑州市残联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指导下,巩义市残联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力开展未成年残疾儿童的生活救助和思想道德建设实践活动,为未成年残疾儿童的健康成长做出了积极努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做法。
一是开展0-14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此项工作是省、郑州市人民政府民生实事项目,2021年巩义市共有186名残疾儿童得到救助,包含48名脑瘫儿童、63名智力残疾儿童、23名听力残疾儿童、22名言语残疾儿童和30名孤独症儿童,每名儿童按1900元/月的标准给予报销。在残疾儿童康复过程中,市残联制定了回访制度,每周到康复机构检查残疾儿童的康复效果和医疗情况,调查家长满意度,回访表附上儿童康复训练的照片。对于转介到外地康复的残疾儿童,每月打电话回访,确保每名儿童的康复治疗和训练都能收到效果。
二是未成年残疾儿童生活救助。截至2021年9月,市残联共为142名残疾儿童发放特殊生活补贴51.5万元,为183名残疾儿童发放困难生活补贴17.56万元,为260名残疾儿童发放重度护理补贴20.8万元。
三是开展残疾预防知识宣传。市残联定期开展脑瘫、听力损伤、言语落后、智力迟缓、低视力儿童筛查工作,组织全市各康复机构开设各类专业化康复医疗与康复教育课程,向家长宣传普及残疾儿童的康复必要性,传授预防残疾核心知识,并指导社区为家庭开展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提供支持性服务。
四是丰富未成年残疾儿童精神文化生活。4月2日市残联与市人民医院康复科联合举办了第14个世界自闭症日宣传活动,给自闭症儿童送去了食品、玩具,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做手工。9月30日市残联开展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活动,带领残疾儿童到香玉故里、杜甫故里游玩,给他们赠送了图画版的四大名著,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增长他们的文化知识。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帮扶措施,改善了未成年残疾儿童的生活条件,加强了未成年残疾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帮助未成年残疾儿童树立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生观,为他们恢复功能、健康成长、融入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