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1954年6月出生于红色家庭,文革时期作为知识青年曾下放农村劳动锻炼,后参加工作在郑州铁路局巩义火车站退休。连年来,她笃定迈步走在双拥志愿服务这条大路上,始终无怨无悔,矢志不渝地践行着“视军队如长城,把军人当亲人”的双拥大义。
革命家庭受熏陶 拥军爱国记心头
李云的父亲是一名部队转业干部,当年曾参加过上党、孟良崮、淮海等战役,后来转业到地方,又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出生于红色家庭的李云,从小耳濡目染,深受父亲精神品格熏陶,培养了她一颗真诚善良、赤诚拥军的心。她把拥军爱兵作为自己志愿服务的首选,不管是现役军人,还是退伍军人,都时刻挂在心上。
关爱部队子弟兵 关心军属解忧愁
每年春节、端午、“八一”、中秋等重要节日前夕,李云都要到部队看望官兵,每次都自费带一大堆好吃的,粽子、石榴、西瓜、饺子、月饼..... 让官兵们亲切感受到驻地妈妈的温暖。2019年新兵入伍前夕,李云又购买笔记本200多本,并亲手写上寄语,为他们注入强大的信念动力。李云和现役军人李海泉的母亲同住一个小区,她经常购买礼品上门看望其小孩,帮忙照顾因交通事故住院的母亲,给他们家庭送去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退役军人常牵挂 走访慰问情意深
李云不仅心系军营,对退役军人也是时常牵挂。涉村镇吴沟村退伍军人李天福,在家劳作使用打麦机不慎将一只手打掉,失去劳动能力;其老伴也年高体弱,无力操持家务;儿子在外打工,家庭生活困难。李云听说他的情况后,不顾山高路远,带上米、面、油赶到他家探望,为老军人送上自己的一片心意。河洛镇退伍军人叫吉银炉,70多岁,一辈子未婚,跟弟弟家一块儿过活。李云多次到他家进行看望,每次都为其带去衣服和食品,表达对一位老军人的关心关爱。
政策理论勤学习 志愿服务不停歇
李云不仅乐于奉献,还关注国家大事。在她的书桌上,放着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读本等书籍,每天晚上读书、看新闻、记笔记。她经常到街道、社区、局委、学校作报告,同大家分享自己的拥军心得。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李云更是发挥双拥志愿者的模范作用,率先前往市慈善总会捐款500元。在小区防控服务卡点,自愿担任疫情防控宣传员,向社区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对社区出入人员测量体温,宣传发动更多志愿者为疫情防控作贡献。
连年来,李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双拥志愿者精神,共慰问驻军和各类群体不计其数,捐出的钱物累计达3万多元,作双拥报告50余场,受众5000人以上。李云曾荣获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巩义市“拥军模范”等荣誉称号。